品種來源:用富硒11選作母本,以桂薯二號等8個甘薯品種作父本自然授粉而獲得種子選育而成。
品種審定時間及編號:2009年5月18日通過廣西區農作物品種審定。桂審薯2009001號
品種選育或引進個人:盧森權 李彥青 黃詠梅 吳翠榮 陳天淵 李慧峰
特征特性:植株匍匐,頂葉色、葉脈色、葉柄色和莖色均為綠色,葉形尖心型或帶齒,莖粗為中細,葉片中等大,分枝數20條左右,中蔓,最長蔓190厘米左右。薯形美觀,紫紅皮,中短紡錘形,黃肉。結薯性好,一般單株結薯4個左右,中薯率高。蒸熟品嘗,食味香、甜、粉、肉細膩。干率可達36%以上,淀粉率為27.4%。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廣西甘薯良種生產試驗,五個試點鮮薯平均畝產2097.4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8.5%;干薯平均畝產720.47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32.6%。2008年繼續參加廣西甘薯良種生產試驗。鮮薯平均畝產1846.3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12.1%;干薯平均畝產596.4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63.8%。兩年試驗鮮薯平均畝產1971.85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10.3%;干薯平均畝產658.4千克,比對照桂薯二號增產45.1%。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在生產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通過審定,可在廣西各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