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夜間至24日全天,廣西香蕉主產區的南寧、崇左、欽州、百色、玉林等地,均出現極端寒凍天氣,發生了罕見的雨夾雪、結冰、冰雹、凍雨等災害天氣,較大范圍地出現0~2℃氣溫條件下的小雨至中雨。已經形成了香蕉致死的氣象條件,嚴重災情范圍覆蓋了廣西香蕉全產區,不同區域的實際災損存在差異。
香蕉掛果株、地上裸露的吸芽、組培苗將出現大面積死亡的情況,由于目前大部分蕉園的吸芽假莖高度在1.5米以上,災情預計會很嚴重。各地的災損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調查。其它熱帶亞熱帶水果受災情況都不可掉以輕心。氣溫回暖(15℃上)、天晴后1至15天的時間,災害癥狀將逐步顯現。從葉片發黃,然后嫩葉腐爛,吸芽、果實發黑,直至葉片和假莖萎蔫、干枯,甚至球莖腐爛。
二、香蕉防寒綜合技術
㈠廣西香蕉寒害發生的特點、規律
香蕉寒害有輻射型、平流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香蕉的寒害程度除最低氣溫因素之外,還受日平均氣溫、低溫持續時間、日降溫幅度等多個致災因子的共同影響。
香蕉寒害分為1級(輕度)、2級(中度)、3級(重度)、4級(極重)4個等級。
廣西種植的食用香蕉主要有4類:香牙蕉、粉蕉、大蕉、雞蕉??购杂蓮姷饺跻来螢椋弘u蕉﹥大蕉﹥粉蕉﹥香牙蕉。以種植面積最大的香牙蕉為例,氣溫在低于12℃至10℃時,發生1級寒害;氣溫在7~9℃時,發生2級寒害;當氣溫在5~6℃時,發生3級寒害;4℃以下時,發生4級寒害。
廣西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低溫天氣均會導致香蕉產生寒害,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是廣西香蕉發生寒害的主要季節。從廣西發生寒害年份的歷史情況來看,1~2級寒害的頻率幾乎為100%(幾乎每年有),3級寒害的頻率約為25~35%(10年有2.5~3.5個年份發生),4級寒害的頻率約為8~12%(10年有0.8~1.2個年份發生)。田東、田陽、龍州、江州區等地出現4級寒害的頻率低于10%,是廣西香蕉種植區受寒害危害較輕的區域。廣西的香蕉寒害,12月份以輻射型的霜凍、平流型的干冷天氣為主;1~2月份以平流型的陰雨濕冷天氣為主。
㈡香蕉防寒及災后恢復技術
1.種植區劃要科學。全面了解當地的冬季歷史氣象資料,重點考察年平均氣溫、冬季平均氣溫、最低氣溫極值和全年平均無霜期等氣象指標,選擇良好的小氣候區域建立香蕉種植園,充分做好防寒預案,從根本上規避寒害風險。
2.春植蕉在3月10日前完成定植,選擇10~15葉齡的健壯組培苗種植。
3.必須露地越冬的香蕉植株,特別是掛果株,從夏未、初秋季節起,注重鉀、磷肥的施用,忌偏施氮肥;香蕉斷蕾后及時套袋,12月中旬后才能收獲的香蕉用藍色PE塑料膜+珍珠棉+無紡布三層套袋護果;以減輕受寒害程度。
4.應對輻射型寒害,要提前加強蕉園灌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御霜凍,減輕寒害。發生平流型陰雨寒害時,要加強蕉園排水,以減輕寒害。
5.秋冬植香蕉組培苗小拱棚雙膜覆蓋防寒越冬。
定植蕉苗時覆蓋地膜。12月上旬前,用小竹條搭建小拱棚,覆蓋厚度為0.015~0.03毫米的薄膜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6.香蕉大苗的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①吸芽大苗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寒害前,對假莖高170厘米以下的吸芽苗,截莖至80厘米以下,以母株殘留莖段為支撐或用小竹條搭建拱棚,覆蓋厚度為0.02~0.03毫米的薄膜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②夏秋植組培苗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定植蕉苗時覆蓋地膜。12月上旬前,用小竹條搭建小拱棚,覆蓋厚度為0.015~0.03毫米的薄膜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6.香蕉大苗的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①吸芽大苗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寒害前,對假莖高170厘米以下的吸芽苗,截莖至80厘米以下,以母株殘留莖段為支撐或用小竹條搭建拱棚,覆蓋厚度為0.02~0.03毫米的薄膜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②夏秋植組培苗截莖覆蓋防寒越冬。
寒害前,對假莖高80 厘米以下的夏秋植組培苗,截莖至60厘米以下,用小竹條搭建拱棚,覆蓋厚度為0.015 ~0.03毫米的薄膜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7.寒害發生后的管理措施。
受較輕寒害(1~2級)危害的香蕉植株,包括掛果株,主要是加強蕉園的水分管理,掛果株要盡量保護好剩余的葉片,果實仍可逐漸發育至成熟。
嚴重寒害(3~4級)發生時,對假莖高170厘米以下尚未被完全致死的吸芽植株,用利刀在假莖離地面0.2~0.3米處砍除上部假莖,搭建小拱棚覆蓋薄膜,進行搶救性保護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拆除薄膜。
嚴重寒害(3~4級)發生后,未能進行搶救性保護越冬的,雨水節氣過后,及時清園,清除受寒壞死的殘體,進行根部培土,盡快促芽、選芽,恢復生產。
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