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熱作所建所七十周年人物系列報道之三
付海天:愿做木薯種質資源的守護者
從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付海天,于2007年8月到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工作,一直從事木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創新利用工作。
付海天從開始工作就與木薯種質資源結下緣分,跟著前輩學習木薯種質資源的收集、消毒、隔離試種、保存、繁育、農藝性狀記錄評價、種質創新、病蟲害防治、貯藏種莖等。木薯種質資源保護是一個公益性而且不間斷的工作,從木薯種植到收獲階段,經常去木薯種質資源圃調查、觀測,發現問題記錄下來,不懂的查閱書籍或向同事請教,慢慢地在工作中不斷積累木薯基礎知識和經驗。
2008年1月-2月,廣西遭遇了幾十年未有的極端冷天氣,當時木薯基地的木薯種莖多半是簡單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過冬,認為木薯種質資源放進大棚越冬應該沒有問題,當時條件有限,僅有1個保溫棚空間有限,木薯種莖裝不下,趕上過年放假,木薯基地繁育的種莖很多沒能及時采取穩妥的防寒措施保存,加上工作經驗不足,很多木薯種莖受害,大棚中一些不耐低溫的木薯種質凍死,廣西露天放置在地里的木薯種莖受到滅頂之災,之后艱難的引種經歷和從外地調運木薯種深深刻在付海天的腦海里,極端寒冷天氣給資源保存工作敲響了警鐘,有了這次慘痛的教訓之后,免得重蹈覆轍,他及時總結分析了木薯種質資源保存的漏洞,建設了2個溫棚和1個種莖保存室,從此木薯種質資源保存得到更加細心呵護,木薯種質資源保護工作也不斷完善。
在付海天工作的前幾年,木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及創新利用主要集中在高產和高淀粉方面,育種材料基本上從國內外引進,然后進行常規方法選育新品種,伴隨著國內生物質能源興起,有限的木薯種質資源滿足不了育種需求,木薯種植區域的擴大,選育木薯品種多樣化,急需與國外木薯研究機構交流合作,為了引進更多的木薯種質資源,付海天在老專家的帶領下,積極參加國內外木薯研討會及泰國木薯育種培訓班和國際熱帶農業中心木薯育種培訓班學習,認識了很多木薯朋友,開闊了眼界,思路也得到了放大,為持續引進木薯種質資源和育種打下國際合作基礎。
隨著各個國家對種質資源的重視,2009年以后,從國外引進木薯種質資源越來越難,且廣西種植木薯存在開花難、花期偏遲及開花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結實不成熟等問題,無法開展雜交選育,付海天作為木薯研究團隊的一員,積極參與研發木薯提早開花雜交育種攻關,通過十多年的努力研發,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合力完成的“木薯開花調控和雜交育種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獲得2021年度廣西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技術突破了亞熱帶地區不能開展木薯雜交育種的技術瓶頸,推動了我國木薯育種科技進步。
如何讓木薯種質資源服務研究和產業服務,是付海天的努力方向。他每年根據地塊、種質保存數量、氣候變化、市場需求、人力搭配等都做不同的調整,在病蟲害爆發季節、寒害、干旱等調查抗性,年底對優異種質和引種的材料進行測產記錄,這些摸底有助于木薯育種選配親本材料。通過多年的積累和建設,申報的“南寧木薯種質資源圃”是廣西農業農村廳認定的第一批資源圃。
木薯作為廣西重要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60%以上,但是廣西木薯種質資源和品種數量與國外知名木薯研究機構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同時現有的木薯品種在高產、優質、抗性等方面不能滿足廣西木薯種植區域需求,針對這些問題,依托現有的木薯種質資源,有針對性開展木薯種質創新、系統評價、品種篩選等方面持續攻關,通過15年的選育,付海天作為第一完成人選育的木薯桂熱12號于2021年通過國審審定,該品種具有高產、高淀粉、抗朱砂葉螨、抗細菌性枯萎病、耐寒等特性,是廣西唯一國審具備高產、高淀粉、抗性強等綜合性優異的木薯品種,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多年的努力,付海天在木薯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評價與種質創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持項目7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子任務課題1項,廣西科技開發項目2項,市廳級及以下項目4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了20多個項目,發表論文41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論文9篇。獲授權專利6項,主持及參與育成木薯新品種9個,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廣西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市廳獎7項。
在木薯研究團隊成員共同努力下,建成廣西木薯良種培育中心、南寧木薯種質資源圃,種質圃也是科普教育的研學基地之一。目前收集保存了木薯種質資源625份,其中離體保存種質資源180份,篩選優異種質資源27份,創制優異種質資源21份,為木薯育種提供穩定的種質材料。
從事木薯種質資源工作15年,每一年都要開展木薯種質資源田間保存及維護,年年重復這些工作雖然有些枯燥,但是付海天深愛這份工作,因為每年都有新的發現和驚喜?!氨Wo木薯種質資源不僅保障部門研究所需材料,還累計共享給39家高校、研究所、公司,我愿繼續從事木薯種質資源工作,挖掘木薯優良種質資源,不斷開展木薯種質創新,助力木薯育種,為木薯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备逗L煺f道。
田間觀測記錄木薯種質資源植物學特征
在實驗室查看木薯種質資源離體保存情況
熱作所 寧蕾供稿/供圖 李軍審核
責任編輯:薛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