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9日,院黨組書記、院長鄧國富到河池調研落實自治區糧食與生豬生產工作專班工作進展情況。
在都安,鄧國富實地查看了院經作所甘薯新品種“桂經薯11號”、木薯新品種“面包木薯8號”等薯類作物和玉米試驗示范基地,并對試驗示范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薯類作物作為廣西重要的糧食作物,薯類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保障廣西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科技人員要瞄準產業需求和市場需求,通過雜交育種、分子育種、分子生物學等手段加強紅薯、木薯、淮山等特色薯類作物研究,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地方產業發展水平,促進廣西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東蘭,鄧國富聽取了東蘭縣農業農村局關于東蘭墨米種植及精深加工情況匯報。他指出,東蘭墨米作為珍稀稻種,是糧中珍品,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希望進一步做好墨米品種資源的收集與保護,樹立品牌意識,將東蘭墨米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助推地方特色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
鄧國富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院黨組高度重視糧食專班工作,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了院落實專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專班工作任務,多次專程帶隊赴河池推動專班工作。他強調,全院要進一步聚焦鄉村振興需要和產業發展需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用科技“硬核”破解糧食安全的“卡脖子”難題,加快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發,向科技要糧,用科技支撐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用科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期間,鄧國富到東蘭蘭花文創產業園、廣西東蘭貴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調研。院辦公室、科技處、成果轉化處、經作所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院辦公室 關妮納供稿/供圖 劉開強審核
責任編輯:關妮納